介 绍:
一、概述
1、用途
无极绳连续牵引车,是煤矿井下巷道以钢丝绳牵引的一种普通轨道运输设备;适用于长距离、大倾角、多变坡、大吨位工况条件下的工作面顺槽、采区上(下)山和集中轨道巷等材料、设备的不经转载的直达运输;是替代传统小绞车接力、对拉运输方式,实现运输整体液压支架和矿井各种设备的一种理想装备;适合于长距离、大倾角、多变坡、大吨位的工况条件,如运输一架20吨的重型液压支架,爬坡可达10-15°,最大运距可达2000米。也可用于金属矿山的井下巷道和地面,最大适应倾角可达20°
2、特点
无极绳连续牵引车,吸收了绳牵引卡轨车的先进技术,借鉴了传统无极绳绞车的实用经验,创造性开发研制的一种实用新型辅助运输装备,是对井下辅助运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。综合有如下性能特点:
(1)可靠性高,操作简单。绞车采用机械传动方式,设置两套制动系统,可靠性高且结构紧凑;机械两档变速,如配备变频调速电机也可实现无级变速;按钮控制,操作方便。
(2)一机多能,用途广。无极绳连续牵引车既可使用在顺槽,又可应用在采区上(下)山,还可布置在集中轨道巷,又能为掘进后配套服务。
(3)布置灵活,适应性强。
· 系统既能布置成双轨单运输,又能布置成四轨双运输,还能布置成三轨双运输。
· 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的绞车可布置在轨道一直线上,平行于轨道布置,也可布置成与轨道成一定角度。
· 双轨单运输,可采用两根钢丝绳同在轨道内侧,也可采用主绳在轨道内侧,而副绳在轨道外侧的布置形式。
· 绞车采用双向出绳,进出绳方便且体积较小。既可利用原有硐室布置,又能靠巷道侧帮布置,可适应不同巷道工况灵活布置。
(4)可实现巷道水平转弯运输。根据巷道转弯角度配置必要的专用弯道护轨装置,达到水平曲线运输之目的。
(5)配置灵活,便捷安装。根据不同条件,选用不同方案,采用不同轮组配置方式,可适应起伏变化坡道的不同运输需求;采用灵活的固定结构,拆装便利;尾轮固定简单,适应运输距离的变化,可快捷地移动。
(6)容绳量大,运行费用低。采用机械式张紧装置张紧钢丝绳,钢丝绳张力随牵引工况而变化;采用导向轮分绳,避免钢丝绳咬绳,减少钢丝绳磨损,钢丝绳使用寿命长;梭车采用储绳结构,可减少有运距变化巷道钢丝绳浪费;部件采用可靠的机械结构,故障率低,维护量小。
(7)连续运输,安全高效。安装区段内直达运输,无需转载,减少人力倒车次数,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;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,以及设备使用的事故率。
3、工作条件
(1)矿用普通轨道,质量要满足运送大型设备的要求。
(2)整体轨道顺直,同时避免阴阳轨道出现,且轨枕间距应在500~600mm之间。
(3)坡度平缓过度,垂直曲线半径要求≥15m。
(4)水平拐弯处的曲线半径有不得小于9m,但弯道处不得有变坡和道岔。
(5)巷道坡度大于10°或水平转弯角度大于20°时需加装防掉道护轨。
(6)绞车安装位置巷道(硐室)宽度一般需要3~4m,特殊情况进行扩巷。
(7)对于采区上(下)山和集中轨道巷等道岔较多的巷道,为保证副绳顺利通过,在道岔处需使用木轨枕。
4、安全性能
无极绳连续牵引车,可实现长距离的连续运输,因而可避免小绞车接力运输在摘挂钩时易发生的跑车事故,并且系统中有可靠的安全制动装置,又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,另外车辆运行的稳定性也较传统方式有较大的提高。
二、主要构成与结构特征
设备主要有主机部分和辅助配套电器(材料)两部分构成。主机部分有绞车、张紧装置、梭车、尾轮、轮组等组成;辅助配套部分有电器、钢丝绳、通讯等构成。
1、绞车
绞车是整个系统的动力源,采用机械传动,主要组成为:
(1)电动机。为无极绳绞车提供动力。 (2)底座。由结构件焊接成整体。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固定。
(3)减速机或变速箱。采用硬齿面齿轮传动或行星减速机。
(4)滚筒部分。滚筒部分由小齿轮轴、大齿轮、主轴、滚筒及绳衬等组成。
(5)联轴器。联轴器用于联结电机和变速箱。
(6)制动装置。有电力液压推杆和手动带式刹车二套制动装置。
(7)防护罩。薄钢板制成固定于底座上,用以保护大小齿轮和防护。
2、张紧装置
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为保证钢丝绳有一定的初张力必须配置张紧装置。本设备张紧装置为重锤式,主要由框架、张紧绳轮、动轮组、转向轮、配重和防护网等组成。该装置可吸收钢丝绳系统由于弹性变形而伸长的部分;同时,可为绞车提供张紧力,保证钢丝绳在卷绳筒绳衬上有较稳定的正压力,促使绞车正常牵引,而不致钢丝绳在卷绳筒上打滑。由于系统用于双向运输,所以系统中设有两组张紧装置。
3、梭车
梭车是用来连接矿车、平板车、材料车等车列的,并具有固定和储存钢丝绳的功能。前后两端是碰头,碰头连接车列。梭车主要有下列部分组成:车架、储绳筒、车轮组件等。
4、轮组
为适应起伏变化坡道,沿途配置有轮组,既可防止钢丝绳抬高时车辆掉道,又可避免钢丝绳摩擦巷道底板,根据其用途分为主压绳轮组、副压绳轮组、托绳轮组。
5、尾轮
尾轮固定在运距的终端,支承整个系统的反力,并可随工作面的推进,可方便地移动,以实现运距的变化。在运输支架时,须浇灌水泥基础固定尾轮,其它情况可用锚杆或其它方法固定尾轮。
6、弯道轮组装置(转弯时布置时需)
为适应转弯巷道的运输需要,需配置弯道轮组装置。用户只需准备转弯轨道即可。


四、典型布置方式
1、钢丝绳布置在轨道内侧
两根钢丝绳均布置在轨道内侧,该布置适合于单道往返式运输。
主要优点:
尾轮安装在轨道下方,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过,可实现更远距离的运行;
尾轮的固定与轨道没关系,对巷道空间无特殊要求,当运距需要变化时,可快速方便的移动尾轮,缩短巷道作业空间。
2、钢丝绳布置在轨道内外侧
该布置方式适合于道岔较多的往返式运输,一根钢丝绳布置在轨道中心线上,另一根钢丝绳布置在轨道外侧。

主要优点:
l 尾轮直径不受限制,可根据绳径比要求具体设计,钢丝绳工作状况较好,寿命较长;
l 轨道外侧的钢丝绳与运行车辆无关,压绳和托绳方便,互换性强;
l 超长距离运输时,钢丝绳运行顺畅;
l 钢丝绳避道岔能力强;
l 解决了轴卡干涉问题;
3、双轨双向运输布置
 该布置方式适合于上下山、集中轨道巷、新建矿井采区大巷及小倾角副斜井,由于服务工作面多,运输量较大,单道往返运输不能满足运量需求。该系统布置成双道,两部梭车在两条道上同时往返运输,提高运输效率。
主要优点:
l 该方式为采区运输的主要布置方式之一,在单道运输的基础上提高效率一倍。
l 两根钢丝绳分别布置在两条道的中心线上,容易通过道岔。
4、三轨双向运输布置
该方式适合巷道断面尺寸受限制而采用的双轨双向运输,由于不能布置双道,为此采取三根轨双向运输。车辆运行时共用一根轨道,在运距中部布置成四根轨,成双道运行,效率较单道运输也可提高一倍。
主要优点:
l 在巷道断面限制的情况下实现双向运输,提高了运输效率。
l 钢丝绳在轨道中心,避岔能力强。
l 绞车的牵引能力得到充分发挥。
5、绞车垂直运输巷道布置
该方式为特殊布置,如皮带机运输巷道,由于巷道一侧安装有皮带机,牵引绞车无法布置;或者,绞车安装在运输巷道的中途,不能中断车辆运行路线。此时,需牵引绞车和张紧装置与巷道运输线路垂直布置。
主要优点:

布置方式灵活应用,解决了煤矿实际问题。
双尾轮结构可最大限度的运输设备、材料到最接近布置,节省了过渡段。
可拓展为倾斜布置,因地而异,灵活选择。
|